一家書店,一周只賣一本書,卻實現(xiàn)了盈利。你信嗎?
不知道現(xiàn)在的你,還愛看書么?
實體書店批量死亡的今天,在寸土寸金的日本東京銀座,有這樣一家書店:店面只有幾平米,店里沒有書架,唯一的家具是這家店的收銀臺,一張年代感十足的桌子,這家店只賣一本書,但卻很賺錢。
說起這家奇葩書店,不得不先跟你聊一聊這家店的奇葩店主。
森岡督行,從小就有“舊物情結(jié)”,癡迷于舊書、老郵票、二手衣和古董建筑。
大學畢業(yè)那會兒,身邊的同學都忙于投簡歷、參加面試,為了進大公司四處奔走。而念舊的森岡督行在同學們紛紛離開之后,卻依舊想不明白自己今后要做什么。
直到有一天,森岡看到了一誠堂舊書店的“求人廣告”,壓制在心底的“舊物情結(jié)”再次爆發(fā),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。就這樣,森岡成為了這家舊書店的店員,在這家神保町老鋪里,他一待就是 8 年。
8 年后,森岡從舊書店辭職。后來,森岡偶然得知一家古董店要關(guān)門歇業(yè)。古董店所在的老樓讓他無法抗拒,在東京,因為二戰(zhàn)時的轟炸和戰(zhàn)后的“都市再開發(fā)”計劃,這樣老的大樓很少很少。銀行不肯給他貸款,他便投入自己所有的積蓄和退職金,近乎偏執(zhí)的接下了這家店。
森岡書店
他在這兒開了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書店,主要販賣設(shè)計、攝影與建筑類的精品書籍。
森岡不介意把書店開在需要通過三層陡峭的樓梯的地方
書店只有 50 平米,寧缺毋濫,最初這里只有精選的 200 本書。即便在日本的獨立書店界,這個藏書量也是少得可憐。
然而讓森岡不理解的是,隨著他的用心經(jīng)營,書店藏書量越來越多,買單的顧客卻越來越少。森岡也逐漸走進了實體書店的死胡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