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就說說近期比較熱的話題,朋友圈幕后的大黑手,相信大家都有聽說吧!
對于這些營銷公司是如何把利益鏈運作起來的,新京報的報道中介紹的比較詳細,小爆在這里提出幾個關(guān)鍵的點:
1.絕大多數(shù)涉事公號背后均有母公司,且同一家公司旗下?lián)碛袔资踔辽习賯€公眾號來推動謠言傳播。
2.微信謠言的經(jīng)營模式就是傳幫帶,當一家營銷公司在省內(nèi)發(fā)展出近十個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后,還會發(fā)展近十個公眾號定位全國其他城市,在當?shù)匕l(fā)展代理商、運營商加盟。同時,微信運營公司集中在廣東、福建等華南地區(qū)。
3.“謠言加工廠”的廣告投放價格:一般是150~300元/1萬粉絲左右。“營口自媒體”粉絲數(shù)達到8萬多,其公眾號頭條植入廣告報價是2000左右,部分達到10萬粉絲的公眾號,廣告價格是3000元左右/條。
謠言已經(jīng)泛濫朋友圈
不僅是新京報報道的幾個事例,關(guān)于食品安全的謠言在朋友圈早已泛濫成災。而那些轟動一時的謠言,通過它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便可以看出來,比如下面這些。
《肯德基“6個翅8條腿”》、《康師傅“越南地溝油”》、《娃哈哈“肉毒桿菌”》、《昨日安徽小孩吃辣條死了三個》、《鎮(zhèn)安涼皮出大事了》、《這些食品都致癌,千萬別再吃了!》、《這是世界上最臟的魚!千萬不要再吃!》、《天?。∽畛3缘乃谷槐扰€要毒!》、《千萬不能吃的蔬菜水果部位,吃錯可能致命!》。
以“吃辣條致死”那個為例吧,在搜狗搜索一下相關(guān)標題。
可以看出,每頁10條,共10頁,搜索結(jié)果有1000多條,也就是有至少1000個公眾號發(fā)布過此謠言,且這些文章的閱讀量數(shù)據(jù)基本都可以達到1萬以上,最高的可以達到10萬。可以想象謠言傳播的范圍有多大。
謠言已經(jīng)流傳很久